家,有爱则暖: January 2021

Sunday, 17 January 2021

行到水窮處

我的小篆習作:
【行到水窮處,坐看雲起時】

許多年前,有次診治了一個小孩後,孩子父親滿臉抱歉的對我說他近來手頭緊,問我可以遲些時候才來還診費嗎?
我說沒關係呀!你幾時方便再來付費就行了。
然而後來就再也沒見到他來,但我也沒太放在心上,不久之後就完全忘了這件事了。

沒想到過了四、五年後的一天,他突然出現要清還當年欠下的診費。
我很意外,問他為什麼會在這麼久之後突然回來付費呢?

他慢慢的說明他這幾年的際遇。原來他原本在本城開小食店,但無論如何努力,生意始終清淡。
在虧損了不少錢之後,痛下決心結束了這裡的生意,一家人遠走他鄉到幾百公里外的大城市重新開始。
新地方的顧客卻比較欣賞他的廚藝,經過一番努力,生意終於漸入佳境。如今他也終於有了自己的餐館,這次趁著回來探親,特地過來還了欠了好幾年的診費,了結一樁心事。

行到水窮處,坐看雲起時。
山不轉路轉,路不轉人轉。

當你費盡努力但卻一直不順利時,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。不妨換個跑道換個環境,或許能闖出另一片天地呢!

閉門即是深山

【讀書隨處淨土,閉門即是深山】

近日讀書,讀到這出自明代陳繼儒著《小窗幽記》的兩句話。很喜歡,頗有陶淵明“心遠地自偏”的意境。

=====
和許多人一樣,我也因為疫情影響而收入大減。但另一方面卻賺到了較多時間及多讀了很多書,也算是一種難得的小確幸。

過去一整年的閱讀量可說是近十多年來最多的。閱讀之餘還勤寫閱讀筆記,更因而認識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新朋友,可說是另一大收穫。

讀書隨處淨土,閱讀是隨時隨地都能做的事。而多年來我早學會了充分利用日常的零碎時間看幾頁書,積少成多,日久見功。

半年前買了一台電子書閱讀器,買書、看書都更方便了。後來又買了一台送太太,晚飯後老倆口常各自看書。怡然自得,不知老之將至。

=====
即使在疫情爆發前,我們晚上也不常出門。現在行管令下更是每晚都足不出戶,閉門即是深山。

晚上常常在房裡臨帖習字,這一年來認真的新學了三個碑帖,感覺充實。雖然書法仍未見長進,但自覺見識和對書法的鑑賞都比一年前增長不少。

除了多讀了很多書和多寫了很多字,跑步也基本沒荒廢。雖然沒能參加比賽,但每星期固定會跑一場半馬,甚至完成了一場自助式全馬。

抗疫是場持久戰。
頑強的跟它耗下去,耗著耗著就會過去的。

Wednesday, 6 January 2021

大器晚成

書房的檯燈壞了幾個星期。老眼昏花,沒有檯燈的日子練習小楷倍感吃力。昨晚終於買了新檯燈,於是選了文徵明小楷來臨習。

我曾在台北故宮博物院觀賞過文徵明真跡。不曉得明代時有沒有老花眼鏡,因為他八十多歲時還能寫極細的蠅頭小楷。博物院把他87歲時寫的蠅頭小楷作品擺在放大鏡片下展覽,每字只有約5mm大小,筆劃精細,令人驚嘆。

文徵明(1470-1559)是明代著名書畫家,和唐伯虎等被並稱江南四大才子。但原來他年少時由於寫字難看而被拒參加鄉試,這才發奮圖強勤練書法。

他仕途坎坷,在二十多年內應考九次,九試九敗。一直到五十多歲,朝中高官惜他才名、憐他年老,才舉薦他當了個芝麻小官。

但江南才子豈願在體制內當個小吏委屈求全?不久就辭職歸江南故里,終生不再致仕,從此專心於翰墨丹青,終成影響後世數百年的一代書畫大家。

文徵明高壽,活到九十歲,而他一直到生命的末年仍孜孜不倦於書畫。他臨終前尚在寫字,未待寫完便置筆端坐安詳而逝。

上天關了一扇窗,同時也會為你開另一道門。如果文徵明當初考試金榜題名而留京當官,也許就沒有後來在書畫上的成就了。

同理,有些人考試屢不及格,不妨換個跑道,或許能像文徵明一樣,開創另一個廣闊天地呢!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